2010年申论热点:民生问题(2)

2009-09-15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三、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2007年以来,在需求拉动、成本推动及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综合影响下,重庆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上涨速度较快。目前,重庆市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的势头仍将持续,为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重庆市采取三条措施,努力保持重要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稳定。

 

一是“增供给”。搞好产销衔接,充分运用价格杠杆,搞好“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工程建设,保障粮食、蔬菜、肉类和食用植物油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为确保春节期间猪肉、食用油、蔬菜的供给,市政府筹措6000万元财政资金保证市场供给,其中1500万元用于增加食用油储备,2000万元无息贷款用于保猪肉供应,2100多万元用于保蔬菜供应。

 

二是“保重点”。合理把握好政府管理的重要商品、服务价格的调整力度和节奏,防止出现轮番涨价。近期,成品油、供气、供水、供电、城市公交等公用事业价格不得调整,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不得提高,医疗价格要保持稳定,尿素、磷肥等化肥价格也要保持稳定。从2008121日起,重庆市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启动了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大米等4大类商品纳入提价申报品种,涨价要申报批准;液化石油气等7大类商品,被纳入调价备案品种;340多家企业纳入调价备案。

 

三是“严监管”。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对达到一定规模的生活必需品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制度;对相互串通、操纵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备案程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

 

四、大渡口区2008年五项措施改善民生

 

一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1000人次,帮助2000名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

 

二是突出抓好“农转非”人员安置,建成农转非安置房19万平方米,探索将农转非人员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三是广泛实施就业援助,重点做好“农转非”人员、“4050”人员、低保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服务工作,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力争帮助指导35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四是强化农民工社会保障,扩大农民工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将农民工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新建农民进城务工新村7.6万平方米。

 

五是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标准,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力争实现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

 

五、重庆8个大型灌区纳入国家“十一五”建设规划

 

为了提高重庆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粮食生产和农田基本建设条件,根据国家总体安排,重庆市从2000年起,先后编制了龙溪河(梁平、垫江和长寿3区县),万州(万州区),梅江(秀山县和酉阳县),濑溪河(大足、荣昌和铜梁3区县),三峡库区中部(黔江、武隆、丰都和彭水4区县),小江(开县和云阳县),渝北东(巫山、巫溪、奉节和城口4),壁南河(璧山县和江津区),鱼龙(南川区)和涪江(潼南县和合川区)10个大型灌区规划,建设范围涉及24个区县,规划设计灌溉面积555.69万亩,规划总投资40.3亿元。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十一五”规划的批复》(发改农经[2008]145)已将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小江、渝北东、壁南河等8个大型灌区纳入“十一五”规划,批复规划面积447.74万亩,核定规划总投资32.65亿元。

 

1997年起至2007年,国家已先后安排重庆市龙溪河、万州、梅江、濑溪河、三峡库区中部和小江6个大型灌区项目建设,共计完成渠道配套防渗662.78公里、水库大坝加固 31座等建设任务,完成总投资2.89亿元(国债1.9亿元);新增灌溉面积20.64万亩,恢复改善灌溉面积50.9万亩;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4提高到0.6,输水时间节约三分之一。部分灌区已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示范区及新技术、新品种、新农机具推广示范区,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水利基础设施,保障了粮食生产的安全。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市水利局等部门和有关区县,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将重庆市8个大型灌区项目尽快纳入年度补助投资支持。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