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指导之面试心理准备(推荐)

2010-03-10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江西公务员笔试结束,面试也即将开始,在公务员考试中,面试环节是极其重要的一关,从往年的经验来看很多考生因为心理因素导致考试最终失利。江西公务员考试专家针对这种情况特别为大家总结了这篇文字,本篇文字“细至入微”地为大家分析了面试心理,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顺利参加面试,希望能帮助大家。

面试是主考官和应试者的一种双向沟通活动

首先考生要避免对自己有“完美主义”心理。

要明白要求完美主义的人即意味着不断的自我否定,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更可怕的是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他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

我们再来看个故事:一个工匠要造一把弓。弓造好后,无人不交口称赞。但工匠并不满意,“这是一把粗糙的丑东西,我要的是一张完美的弓。”于是,他不断地在弓背上雕饰,工匠由衷地满足了。但是,这张弓因为雕饰过度,轻轻一拉就断了。

完美主义者就象这张一拉就断的弓。

所以,面试前,不必为自己的所谓的不可逆转的缺点做不必要的苦恼,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面试中,也不必在面试官老练的目光下,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而动摇信心。

第二:信心是面试成功的根基

在现实中很多考生除了被“完美心理”拖累,更多的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面试还没有开始,信心就已经垮掉。很多考生都知道,在公务员录用中,面试是最关健的一关,也习惯性地无限度地夸大面试中的每一个因素,却不知无形之中也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

面试前的在心理上对各种因素多分夸大,会让面试者无法自如地展现自己。一旦面试考生在心理上接受某个假设是事实时,他将一步一步地踏入自我设定的陷阱中,从而严重地影响到面试者的情绪记和理性的判断能力,而这正是面试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那么,如何跨越这个心理难关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面试官的确握有生杀大权。但是,面试官是为面试单位招录合格的公务员,面试者则希望成为面试单位的优秀的一分子,面试考生学会站在面试单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就能够摆脱假想的敌对状态。面试考生可以把面试官想象为你的上级,把竞争者设想为你的同事,把你自己看成是一个负责的国家公务员。这时,面试的场景将化为一种互动的人际情境,考生就能够在一种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从容应答。

我们习惯于构想出形形色色的敌人,来否定自己。真正健康的、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应该是“我行--你也行,我好--你也好”。这种心态的特点是,去发现自己、他人和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乐观进取、和谐的精神状态。一旦拥有了这种态度,面试者将不必费神地去讨好主考官,压抑别人,他将能坦然自若地表现自己的所有优势,他将能理性地评判而绕过自己和主考官有意无意所设下的陷阱。“我行--你也行,我好--你也好”即意味着,面试者还没进入面试单位,他就已经把面试单位当成家了。

第三:面试中要有足够的社交自尊

社会自尊的定义是,一个人在紧张的人际状态中维护自我的能力。高社交自尊的人懂得,在交际中,尊重他人的同时亦要坚持自我的力量。面试中,低社交自尊的人过于敏感,他很容易就想到了“坏了,进入僵局了”,而一旦陷入这种自己设定的社交紧张状态,低社交自尊的人可做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否定自我,讨好别人,尤其是要讨好有权势的人。所以在面试中,最好不要让主考官鲜明地意识到“这个人在试图讨好我。”

下面这32道题可以测定你的社会自尊。请认真阅读每一题,如果你认为题中描述符合你自己,请打1分;如不符合,请打-1分。

1、除非别人先对我讲话,我一般不会自己先开口。

2、我认为我很自信。

3、我对自己的外表很自信。

4、我是个善于交际的人。

5、在人群中,我很难想出得体的话题。

#6、在人群中,我通常去做符合别人需要的事,而不是提建议。

7、在我与其他人观点不同时,我的观点常占优势。

8、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意于左右局面的人。

9、其他人看得起我。

10、我喜爱社交聚会,只是愿意和别人待在一起。

11、我很留意别人的脸色。

#12、我似乎无法让其他人注意我。

#13、我不愿意对他人负太多责任。

14、一个有权势的人接近我时,我感到很舒服。

#15、我认为自己优柔寡断。

16、我对自己的社交才能毫不怀疑。

#17、我认为自己在社交上很笨拙。

#18、我常常发现,如果与其他人的看法相冲突,我很难维护自己的观点。

19、我很愿意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有个性的人。

20、如果我在某委员会供职,我很乐意管事。

21、我常期盼在我所做的事上取得成功。

22、与地位比我高的人打交道,我感到很舒服。

23、我对自己的社交举止很自信。

24、我感到我有把握与我遇到的任何一个人接近并打交道。

25、我喜欢在人群中周旋,并热衷于寻找社交接触的机会。

26、我认为自己很快乐。

27、我喜欢面对一大群听众。

#28、当我见到陌生人时,我常常会想到他比我强。

#29、对我来说,开口同陌生人交谈很困难。

30在社交环境中,我感到很踏实。

31、当必须要做出决定时,人们会很自然地转向我。

32、我喜次对其他人施加我的影响。

(#为反向计分项目)

第四:面试前,正常的人会有正常的焦虑

公务员面试对考生至关重要,而绝大多数的面试考生在这个重大关头出现应激性的焦虑,这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这里就要提到我们常说的平常心,面试者要学会以平常心接纳自己的焦虑状态,这个至关重要。

焦虑主要是生理层面的内容,它要来便来,绝不会因人欲摆脱它的心理愿望而消失。通常是,焦虑给我们带来不快,所以,我们希望能摆脱它,但是,你愈想摆脱它,你也就在它身上加诸了愈多的注意力,生理层面的内容的典型特点便是,个体给它的注意力越多,它在个体的身上便越膨胀。一句话,你越想摆脱焦虑,你也就会越焦虑,而越焦虑,你便越想摆脱它,结果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斩断这个恶性循环的唯一办法便是自己 心里暗示自己“由它去罢”。一旦你不再注意你身上的焦虑,焦虑状态便会自然而然地“要去便去”了。

以上讲的是如何面对正常焦虑状态,但是,部分考生由于脆弱的心理平衡能力,难以承受即将逼近的面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陷入过度的焦虑状态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面试者就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训练。

过度的焦虑状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诊断: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肠胃不适、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不良的智力反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等。

下面这些题目可以帮助面试者对自己的面试前的焦虑状态有个确切的判断。请认真阅读每一题,如题中所述与自己情况“很符合”则计3分,“较符合”则计2分,“较不符合”计1分,很不符合”计0分。

1.面试还有好几天,我就已经坐立不安了。

2.临近面试时,我会拉肚子。

3.一想到面试即将来临,我的身体就会发僵。

4.面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5.面试前,我感到烦噪,脾气也变坏。

6.面试准备期间,我常会想到:“面试如果通不过,我该怎么办?”

7.面试一天天逼近,我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

8.一想到马上就要面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我都觉得没劲。

9.面试前,我常常预感到“这次要糟。”

10.面试前,我常做关于面试的梦。

11.面试前,我上厕所的次数增多。

12.面试前,我常常感到头痛。

13.我担心,如果我通不过面试,有些人会瞧不起我,。

14.面试是一种让我厌烦的人才考察方式。

15.如果面试不关系到我的未来,我会喜欢它的。

16.面试不应当搞得过于紧张。

现在统计得分。如果你得分在0~6分,则说明你很镇定,你能以较放松的态度来面对公务员的面试,如果得分近乎是零,则说明你对面试简直是毫不在乎;如果得分在12~24分,则说明你有着轻度的焦虑,面对公务员的面试,你可能有点惶恐不安,但这是正常的,请记住,轻度焦虑会有助于你在面试中的发挥水平;如果得分为25~37分,那么,你的焦虑感就过高了,对于即将到来的面试,你过于激动,如下采取有效措施,在面试中,你将难以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如果得分在37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患上“面试焦虑症”,对于面试有着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面试中,你往往会严重“怯场”,你必须要扭转这种局面。

下面介绍预防和降低面试前的过度焦虑状态的有效措施:

积极的自我暗示。在面试前,面试者习惯于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这些叙述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却无意中在暗示着自我。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面试者自己的信心,将会把面试者引人胡思乱想之中,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可是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面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以至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而其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击中。每个人有着自我接纳的倾向,如果面试者学会通过适度的积极的暗示接纳自我,那么,面试前的焦虑必然会减轻。

面试焦虑的系统脱敏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情况,依程度轻重将引起面试焦虑的情境排序。比如:面试准备期间、面试前一天、面试等待时间、进入面试场、和面试官打招呼、面试中的尴尬局面等等。第二步,运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首先从能引起你最轻度焦虑的情境开始想象。尽量逼真地想象当时的各种情景、面试官的表情和自己的内心体验,一旦有身体的紧张反应或内心的焦虑状态出现,便用言语暗示“沉着”、“冷静”、“停止”“紧张”,同时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尽量放松肌肉,以减弱身体的紧张状态,直至镇定自若。然后依排定好的顺序想象第二个情境,依次进行训练,最后则达到想象最紧张的面试情景时也能够轻松自如。

需要指出,系统脱敏的最后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充分的自我认识和对面试过程的详尽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正确地评价自己,对面试前的焦虑有减轻作用。

在“面试的心理准备中”我们列举了几个应对过度焦虑的方法,但最根本有效的方法还是我们提到的平常心——这才是对待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