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7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作为使笔运墨的方法,笔墨有些像文言文。文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种书面语言,然而即便在当时,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古白话”,不会使用文言文去说话。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笔墨也成了文人画家隔离包括画工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一道绘画语言的屏障。
填入划横线地方最恰当的一句是:
A.文言文成了读书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时候的特权
B.除了现实世界,文人们还拥有另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C.文言文便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和魅力
D.文言文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
2.1996年,意大利帕尔马的脑科学研究人员发现,在猴子大脑里存在一种特殊的细胞,叫镜像神经元。让猴子看到或听到一个动作,当它自己做这一动作时,这些细胞会兴奋。后来的研究证明,人脑中也存在这种镜像神经元,能够感受对象的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也都能够通过镜像神经元明显地感受到。当我们看到别人的表情或者经历过的情感状态,镜像神经元就会被激活,让我们体验到他人的感受,走进别人的情感世界。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同情”的魔力
B.何谓神经元
C.脑科学的新发现
D.“爱”的潜在根源
3.目前我国并不缺乏好的设计,人才也不少。但如何与生活、市场结合,让设计成为产业,其间还有不少障碍。一是艺术家与生产厂家缺少交流的渠道,二是设计师闭门造车的不少,三是厂家对设计缺乏兴趣。许多专家认为,对设计的现代认知应该推广到所有企业,让企业舍得投资,只有明白了设计是未来竞争的主要资本,是国际社会衡量产品的主要标准,是消费购买天平中的主要砝码,企业才能拥有重视设计的战略眼光。
从这段文字可以推出:
A.企业对设计的漠视阻碍了我国设计的产业化发展
B.设计者与企业沟通不畅制约着设计的市场化进程
C.国内企业对设计水平的评价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
D.企业不愿在设计环节投资造成大批设计人才流失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语句填空题,空格位于文段中间,重点关注与前后文的衔接。观察题干,要填入空格的内容在“因此”之后,也就是要对前文进行总结,前文提到“文言文是书面语,但是也仅用于某一部分,即使文人在日常生活也不用”,因此进行总结,文言文的使用是局限于某一范围的。下文也能够给出提示,“同样,笔墨也成为屏障”,也就是说“文言文跟笔墨是同样的情况,都是只能局限在某一范围内”,观察选项,只有A项表达了文言文局限在某一范围的意思。由“屏障”“一词”亦可知,文段对于“文言文”的态度并不十分积极,而B、C、D三项表述都过于正面。
2.A【解析】标题应能准确全面地涵盖文字的主要内容,并附有吸引眼球的特点。“何为神经元”“脑科学的新发现”既不能概括内容又缺乏针对性和特点,故排除B、C两项;文段没有体现与“爱”有关的信息,D项不正确。神经元能感受到“害怕和愤怒、难过和恶心,复杂的感受如害羞、孤独和不受欢迎”,这些情感都是能够引起人们同情心的感受,故A项“同情”的魔力更适合作为标题。
3.A【解析】文段前两句提出问题——如何让设计成为产业;段中以“一是……二是……三是……”对问题进行分析;尾句以“应该”为标志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本题由现状+对策反推问题出现的原因,首先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的产业化”,再根据给出对策“对设计的现代认知应该推广到所有企业”,换言之即当下的企业对设计的认知存在问题,结合选项可知,A项为正确答案。B项“沟通不畅”仅为问题的一个方面;C项为无中生有;D项“设计人才流失”原文也未曾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