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8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普及历史知识,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专业的史学论著,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历史讲座,也可以是影视剧。但在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有一点应是_________的,即在处理历史题材、普及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尊重历史真实、需要对历史发展的大势抱有_________之心,而不能_________地凭自己的喜好去“创造”。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础 畏忌 捕风捉影
B.普遍 敬重 自以为是
C.共同 畏惧 空穴来风
D.共通 敬畏 随心所欲
2.闲暇时光,或_________在暖阳里,或_________在清风中,泡一壶香茗,在茶香的氤氲中轻轻地打开书卷,让一个个灵动的文字,跳进眼眸,拨动心弦,这难道不是一种最优雅的姿态?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浸润 徜徉
B.润泽 沐浴
C.滋养 沉浸
D.温润 洋溢
3.对很多作家来说,最_________的文字,几乎都是源自早年的乡土经验。因为一进入旧时的场景,就温暖,就自在,就身心通泰,_________,有如神助。相反,那些凭空想象的创作,虽然_________,用尽心力,还是拘涩凝滞,不能自由伸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成功 洋洋洒洒 精雕细琢
B.得意 下笔成章 绞尽脑汁
C.原创 文思泉涌 处心积虑
D.珍贵 妙语连珠 费尽心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文段通过“形式多种多样……但……”转折关系引导文段中心,即对“普及历史知识”要充分尊重事实。第一空,转折词“但…”引导反义观点,虽然 “形式多种多样”,却有共性。“基础”一词无中生有,排除A。“普遍”指广泛而有共同性,广泛在这里无从体现,排除B。“共同”是指相同之处。“共通” 指的是通用,也表述共性。第二空, 填入的词与前句“尊重”相对应。“畏惧”仅仅体现害怕的意思,与文意不符,排除C。第三空,代入验证,“而”引导反义,“随心所欲“是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体现不尊重,符合文意。
2.B【解析】第一空根据词性排除D项“温润”。文段需要填入动词,而“温润”为形容词用来形容玉,并进一步引申为对温和美好的性格的赞美。A项“浸润”指逐渐渗透,引申为积久而发生作用。B项“润泽”指雨露滋润;不干枯。C项“滋养”意为养育,培养。由此可知,“滋养”与“在暖阳里”搭配不当。故排除C项。第二空,对比A、B两项,“沐浴在清风里”更符合后文中“阅读”这一动作的发生情景。而“徜徉”意为徘徊,盘旋往返,与文意不搭,排除A项。
3.B【解析】第一空,搭配“文字”且空格前以“最”修饰,可排除C项“原创”,因为“原创”无法用“最”加以衡量。第二空,根据整个文段都在描述写作可排除D项用以形容说话的“妙语连珠”。空格处所填词语与“有如神助”做并列,“下笔如有神”,B项“下笔成章”更为恰当。以第三空验证,空格处所填词语与“用尽心力”做并列,“绞尽脑汁”从语义和格式两方面均十分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