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习题演练(3)

2016-05-16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某国的科研机构跟踪研究了出生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的1万多人的精神健康状况,其间测试了他们在13岁至18岁时的语言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归纳能力。结果发现,在此期间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研究人员认为,青少年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够质疑上述观点?
  
  A.青少年期激素分泌水平异常,影响大脑发育,导致语言能力发展迟缓
  
  B.患精神分裂症的青少年,其归纳能力相比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加缓慢
  
  C.许多精神健康的脑肿瘤患者在青少年时期也经常出现语言能力发展迟缓的问题
  
  D.适当的教育可显著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但对中老年人影响不大
  
  2.记者采访时的提问要具体、简洁明了,切忌空泛、笼统、不着边际。《采访技巧》一书中尖锐地剖析了“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弊端,认为这些提问实际上在信息获取上等于原地踏步,它使采访对象没法回答,除非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由此可以推出:
  
  A.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就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
  
  B.采访对象如果没法回答提问,说明他没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
  
  C.采访对象只有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才能回答“您感觉如何”等问题的提问
  
  D.诸如“您感觉如何”这样的问题,只能使采访对象抓不住问题的要点而作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
  
  3.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的门徒,但是没有一个诡辩者被鲁国的任何一个平民所信任,鲁国的有些平民崇文尚武。
  
  由此可以推出:
  
  A.崇文尚武的都不是诡辩者
  
  B.孔子的有些门徒崇文尚武
  
  C.崇文尚武的有些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
  
  D.孔子的门徒都不是诡辩者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论点:青少年期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是预测成年后精神疾病的重要指标。论据: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在13岁至18岁时的语言能力远低于同龄人水平的青少年,成年后患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论点和论据均强调了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和成年后患精神疾病之间的关系。A选项:强调的是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发展迟缓及其原因,与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B选项:归纳能力如何不在本题论述范围之内,属无关选项,排除;C选项:通过举反例说明许多精神健康的人青少年时期语言能力水平也低,即青少年时期的语言能力并不能正确预测成年后是否患精神疾病,削弱了论点;D选项:论述的是如何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能力,与是否患精神疾病完全无关,属无关选项,排除。
  
  2.C【解析】除非这个关联词可翻译为否1→1的方式,题干最后一句话翻译为:-没法回答→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的话来应付,即:回答了→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A选项:记者采访时的提问如果具体、简洁明了是否能给采访对象带来回答的困难,原文当中完全没有提到过,属于无中生有的选项,排除;B选项:可翻译为:没法回答→没有(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否前→否后,与题干的翻译形式不一致,排除;C选项:可翻译为:回答→含糊不清或枯燥无味,与题干翻译形式一致,符合题意;D选项:说因为采访对象抓不住要点而做泛泛的或言不由衷的回答,原文说的是采用含混不清或枯燥无味不等同于泛泛或言不由衷,属于概念的偷换,并且这么回答的原因是什么题干也没有提到,因此,不符合题意。
  
  3.D【解析】“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门徒”意思是“所有孔子的门徒都被鲁国平民信任”。(1)孔子的门徒→平民信任;(2)诡辩者→–平民信任;(3)存在,平民崇文尚武。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利用逆否规则。A项,崇文尚武→–诡辩者。(3)句是存在句式,无法得到绝对化推理,错误。B项,存在孔子的门徒崇文尚武。由(3)可知,存在平民崇文尚武,但无法根据题干得出崇文尚武的平民中是否有孔子门徒,错误。C项,存在,崇文尚武的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题干3个条件未涉及被孔子门徒信任的信息,故该推理无法得出,错误。D项,孔子的门徒→–诡辩者。孔子的门徒是对(1)的肯前,可以得出平民信任,而平民信任又是对(2)的否后,根据逆否规则,可以推出“–诡辩者”,推理成立,正确。
  

分享到

切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