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7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_。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
B.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C.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
D.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
2.现代人对微信________不已,及至几乎不能有一朝一夕的分离,与其说是微信的功能强大,不如将之理解成空虚寂寞冷的人们,需要某种精神层面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崇拜 皈依
B.痴狂 抚慰
C.眷恋 寄托
D.痴迷 慰藉
3.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医疗体系,无论是免费医疗还是市场化的医疗体系,都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角度看,对个人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________。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势所趋
B.当务之急
C.未雨绸缪
D.万全之策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第一空对应“前辈”可知,其对诗歌翻译理论的见解是非常准确的,并且以“鞭辟入里”做修饰,形容见解的正确与深刻,故可排除D项,“远见卓识”意为远大的眼光,卓越的见识,而文中并无“远大”之意。A项“真知灼见”意为正确的认识和透彻的见解;B项“不刊之论”意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订正,修改),形容言论精确,无懈可击;C项“不易之论”意为不可更改的言论(易:变更),形容论点、论证完全正确,没有辩驳的余地,均与文意相符。第二空,文段以“然而”转折,意在表达前辈对于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的看法是不同的。A项“各执一端”与C项“各持己见”均强调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与立场,重在强调坚持,故此二者多用于争论、争辩的语境中。而B项“见仁见智”指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侧重于“不同”,符合语境。
2.D【解析】第一空,A项“崇拜”意为尊崇敬拜,一般用于对英雄或伟人;C项“眷恋”意为怀念,留恋。此二者语义都无法与后文“几乎不能有一朝一夕的分离”之意形成对应。D项“痴迷”意为极度迷恋,B项“痴狂”意为迷恋到发狂的程度,均可体现出人们对微信的严重依赖。但“痴狂”语义过重,显然人们没有到发狂的程度。故基本预定答案为D。以第二空验证,“空虚寂寞的人们”最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慰藉”,语义恰当且为常见搭配。
3.A【解析】文段首先说免费医疗体系和市场化医疗各有弊端,但从生存权和人的尊严角度来看,免费或少量收费的医疗实乃...,由转折可知作者支持的是免费医疗体系,对其持肯定态度。A项“大势所趋”指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符合作者对免费医疗所持的观点。B项“当务之急”指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急切在文中无从体现。C项“未雨绸缪”指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均不能体现作者对免费医疗和市场化医疗两者的倾向性,排除BC。D项“万全之策”指极其周到的办法,与文段两种体系各有弊端这一表述相矛盾,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