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生活中几乎人人都懂得绝不能削足适履这一道理,然而,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人却比比皆是。职业这双鞋,难道就真的需要用改变性格的巨大代价来适应吗?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这一日常生活中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却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领悟到呢?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找工作时应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
B.在生活和工作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C.事业成就取决于对职业的热爱
D.真正领悟浅显的道理也需要时间的磨砺
2.当我们不再以功利的态度来考虑问题时,当我们不再以职业的观点来面对生活时,当我们把业余的游戏精神引入办公室和教室时,美学便松动了刻板重复的日常生活。我们便可以在其中发现更多的美感愉悦,感悟到更加深刻的生活真谛。老子提出了道家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涤除玄鉴”,“涤除”就是使心灵空明虚静,抛弃那些欲念和偏见,这样便可以“玄鉴”,就是看到深邃的东西。这个命题后来演变成中国美学的一系列重要范畴和命题,诸如庄子的“心斋”“坐忘”,宗炳的“澄怀观道”等等。
这段文字提到老子和庄子等人的思想是为了说明:
A.美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B.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
C.无功利美学对日常生活的升华作用
D.中国美学的发展历史
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提的杰作《群众与权力》是一部分析不同族群特征的最具影响力的著作。该著作从不同角度剖析群众的形象,首先是按国别、地缘、族群来展开,并去分析每个国家特殊的文化背景,由于作者没有从经济层面展开分析,在国别分析中范围仅限于欧洲,因此,本文尝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从经济层面来谈谈欧洲族群特征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B.从文化层面来谈谈特殊文化背景对欧洲族群的影响
C.从文化层面来谈谈欧洲文化背景对日本族群的影响
D.从经济层面来谈谈中国和日本的族群特征及其启示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首句以“然而”引出“为了职业而改变性格”的现状,接着以“难道”为标志的反问句明确表达作者观点,即不应该为了适应职业而改变性格,换言之即应保持自己的性格。分析选项,A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C、D两项无关文意,B项中“扬长避短”意为发扬长处回避短处,与自身优缺点相关而非与性格相关,且“生活中”这一适用范围也并未体现。
2.C【解析】通过提问方式可知,老庄思想作为例子论证前文表述的观点,即当我们不以功利的态度、职业的观点对人对事时,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感,感悟到更深刻的生活真谛。结合选项可知,C项为文段中心的同义替换。B、D两项未包含“日常生活”;A项说的不够明确,未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3.D【解析】本题为语句衔接题。最后一句为因果关系,原因是“作者没有从经济层面展开分析,在国别分析中范围仅限于欧洲”,结论后一定是要解决前文提出的问题,所以本文作者将要尝试经济层面的分析,而国别分析范围就应与欧洲不同,即非欧洲族群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