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8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当前,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空前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这是发明蒸汽机和电力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进步。不少人认为,电视,电脑提供的画面与音响,已足够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信息与知识,超过了文字的功能。于是他们片面地认为,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传统文字的价值依然存在,并不会被图像信息完全替代
B.对于信息与知识的主要来源,很多人存在错误的看法
C.影像所提供的信息含量并不比文字负载的信息少
D.信息技术的影响力在当前社会是非常重大的
2.在讨论科学与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差异和优劣时,常常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的观点。这显然很正确,但在那种讨论中,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却明显是在用“所有认知方式都非完美无缺”这一事实,来故意混淆不同的认知方式。这是极具误导性的。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作者想说的是:
A.在关于认知方式的讨论中不应偏离议题
B.任何一种认知方式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
C.生搬“科学会出错”的观点有时会混淆视听
D.科学和宗教这两种认知方式并没有优劣之分
3.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②⑤③①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解析】文段由信息技术、视听手段的发展引出“不少人”的观点,即当前电视、电脑所提供的画面信息与知识,已经超过了文字的功能,于是人类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由“片面地”“所谓的”可以明确地看出作者的倾向性,即他不认同“不少人”的观点,而是认为文字是不会被图像代替的。A项为作者观点的同义表述。B项“错误的看法”表述不够明确;C、D两项并不是文段的重点。
2.C【解析】作者首先提出在讨论科学和宗教作为认知方式的区别时,有人提出“科学不是万能的,科学也会出错”观点是正确的,接着进行转折,强调在没有人声称“科学永远正确”的情况下,主动插入这种观点,是故意混淆不同认知方式,具有误导性,结合选项应选C项,且C项中的“有时”表达较温和。A项为干扰项,“认知方式”过于宽泛,扩大了论述范围,且“偏离议题”为无中生有;B项为文中用于论证的次要信息,排除;作者并未谈及科学与宗教孰优孰劣,排除D项。
3.D【解析】语句排序题,从选项入手。此题可由共同信息的捆绑确定正确答案。⑥和②以“扶桑国”这一共同信息捆绑,故排除A、C两项。③和①由“玛雅—中国”为共同信息捆绑,故排除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