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23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1.统计性歧视,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统计性歧视的是:
A.小莉觉得周围许多金牛座的人都不太诚实,她就认为金牛座的人都不诚实可靠
B.公司认为某高校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不够,该校的优秀毕业生小刘因此未被公司录取
C.某专家根据北京市过去十年的降雨量推断今年的降雨量将与往年的平均值基本持平
D.一名外国游客在旅游区随手乱扔垃圾,周围人们认为来自这个国家的人素质普遍较低
2.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传播都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来实现的,由此造成了不同个体、群体或者国家在思想意识、经济、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数字鸿沟的是:
A.放假回家的小宋和同学用手机聊天,满口网络新词,一旁的奶奶―句也听不懂
B.小赵整天痴迷于网络游戏,父母多次苦口婆心地劝说,均没有效果,为此小赵和父母发生了多次争执
C.东部某镇种植的水果尚未成熟就已经通过网络平台被订购一空,而西部某乡质优价廉的水果由于无人知晓只能烂在树上
D.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技术积累,在大数据处理方面取得了绝对的优势,他们进一步实行技术封锁,使得某些国家在大数据分享方面―筹莫展
3.隐域性是指自然地理现象在受到局部的地形、水文、土壤、气流、洋流、季风等因素的影响下,在地球表面不按或偏离纬向地带性规律分布的特性,它使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不鲜明,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具复杂性与多样性。
以下属于隐域性分布的是:
A.关汉卿《窦娥冤》中描写的“六月飞雪”
B.余秋雨所描写的丝绸之路上的“月牙泉”
C.岑参在诗中所描述的“北风卷地白草折”
D.电影《木乃伊归来》中所出现的大沙漠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析】定义的关键词有“将群体的典型特征推断为群体中的个体具有的特征”“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A项和D项都是通过局部或个体的行为特征来推断群体的典型特征,与定义中推断顺序相反,故排除;C项的专家根据过去十年的降雨是推断今年的降雨量,不符合“作为对个体的评价标准”,并且今年不属于前十年当中的任何一年,今年与去年也不存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符合定义。
2.B【解析】关键词为“由于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影响,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导致差距变大”。A项:小宋和同学通过手机聊天、运用网络新词是一种受互联网影响的表现,且同学之间的信息传播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的,奶奶没有接触互联网,听不懂正是表现了不同个体之间思想意识的差距,符合定义,排除;B项:小赵是痴迷于网络游戏,虽与互联网有关但是并没有涉及到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且其父母与其争执是出于关心孩子的成长,并不能表明二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符合定义,当选;C项:东部和西部水果销售的现象反映了二者在经济上差距,且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东部使用了网络平台,实现了信息的有效获取,符合定义,排除;D项:西方国家利用大数据方面的优势实行技术封锁,使某些国家在此方面一筹莫展,体现了国家之间差距,而造成此差距是由于大数据这种信息数字化技术导致的,符合定义,排除。
3.B【解析】主体:自然地理现象;条件:受到局部的地形、水文、土壤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使地带性分布规律不鲜明,使自然环境变得更复杂更多样。A项《窦娥冤》中描写的“六月飞雪”特指的是小说中的场景,是为了小说效果而采用的一种艺术虚构,且“六月飞雪”是一种天气现象,而非地理现象,主体关键词不符合;B项“月牙泉”是沙漠中的奇妙景观,符合特殊自然环境导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符合定义;C项“北风卷地白草折”是气候现象,不符合主体关键词;D项“大沙漠”是符合地带性规律分布的地貌,不符合结果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