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考申论中,归纳概括往往是考生作答时的“拦路虎”,无论是材料范围还是作答要求,题干的设置经常会给考生“挖陷阱”,如何破解省考申论归纳概括的难点,就是从题干着手,审清题目,回到材料概括要点是关键。接下来,专家带领大家一起来学习一招破解申论归纳概括:
一、归纳概括题型特点。
归纳概括的范围都是“给定资料”,也就是全篇资料,对于考生来说,从7000-8000字的材料中提取出200-250字的内容,一是任务量大,很多考生读材料时容易走马观花,漏掉要点;二是要点内容大部分在材料中,但是案例型为主的材料使得一些要点需要提炼概括,或者说需要取结合材料当中的不同事例总结出要点,由此看,考生如用国考思路做省考题目,得分一般不会太高。
二、审清题目,概括提炼要点。
在审题中,考生要明确几点内容:首先是材料范围,要明确是全篇材料还是片段式材料找要点;其次是作答对象和题型,我们围绕谁找什么样的要点,最后还要看一看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如“给定资料”中列举了新形势下呈现的一些社会现象,请归纳概括这些社会现象对形成社会风气的影响。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准确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
这道题的材料范围是全篇材料,作答对象是新形势下的社会现象,也就是当下的事例中概括出的普遍道理,以前的不算要点,题型是影响,而且是社会风气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是当下事例中带给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考生要先回到材料中寻找新形势下的社会现象有什么,再看这些社会现象对于社会风气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审清题目后就需要考生回到材料中寻找要点了。由于案例型为主的材料,很多是需要依据案例推出要点,另一部分信息是材料中给予的关键词的提示。所以考生在阅读材料时一定要仔细。如17年真题:
G省X县周村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周氏祠堂。祠堂始建于明代,以前只有在逢年过节时才会有村民去里面祈福祭祖,平时大部分时间闲置。如今,祠堂被改造成了“周村文化礼堂”,门前挂起了“周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周村老年人协会”等牌子。放学后,村里的孩子结伴在这里看漫画;周末,老年人相约在这里聚会、看戏……周村的变化,得益于G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程的推动。截至2016年底,该省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约5000余个。一座座文化礼堂的建成,凝聚着乡村的文化底色,从物质形态上保障了乡村文化的栖息与传承。昔日几多落寞的废祠堂、旧庙宇,变成了山里人“快乐村晚”的大舞台。文化礼堂既是村里的荣誉殿堂,也是村史和个人成果的展示厅;既是以“身边人、身边事”为原型的乡村文艺的发源地,也是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等好人好事的评比场……“旧瓶装新酒”,盘活了资源,传统建筑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的“精神高地”……
题干让我们归纳概括当前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新现象,从这一段中,我们去找要点,在材料刚开始说的是以前周氏祠堂大部分时间闲置,“如今”点出是当前,祠堂被改造成文化礼堂,村民可以在文化礼堂内参与文化活动,而且下文一系列的数据也点明文化礼堂已经不是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周村闲置的废祠堂、旧庙宇改建成了文化礼堂,“盘活了资源,传统建筑摇身一变成为新时代的‘精神高地’。”,由此可以推出这一段主要是闲置祠堂改建文化礼堂,成为文化精神高地。
整体从给定资料2来看,材料都是这种类似的案例,但材料通过这些个性案例在反映一个共性问题,所以材料在表述过程中有一些关键词是相同或相似的。如“‘农家书屋’面临资源闲置、门庭冷落的窘境”,所以探索了农家书屋+电商这一模式,实现了基层文化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发展,使得闲置的农家书屋得到利用,同时发展电商让村民增收致富。“二楼南书房”“江东书房”是利用民国建筑打造开放的社会阅读空间,读者可以24小时在书房阅读,成为一个民间基层文化阵地。他们共同的关键词都是闲置资源变成基层文化阵地,因此,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要点是闲置资源变文化阵地:废祠堂、旧庙宇改建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电商实现基层文化服务与电子商务的融合;“二楼南书房”打造社会阅读空间。遵循这个思想,归纳概括的解题就会变得轻松容易。
总体来说,对于省考申论归纳概括题,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抓住题干的核心,然后回到材料通过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找点,最终合理的加工形成答案,书写在答题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