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表达上的个性化。
很多同学对面试答题有一定的误解,觉得在严肃的考场当中应该尽可能使用书面化、规范化的语言去答题,不能过于随意。这种误解就很容易造成表达上的不自然,感情上的难以融入,让人听得很干。因此,我们要端正认识,面试的本质是交流,越是用最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越自然,越有个性。
比如针对“农村学生往县里跑,县里学生往市里跑”这样的社会现象而言。我们在表达这个事情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话从自己的一些亲身的感受见闻入手。比如“各位考官,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身边的事情。就在我家乡的农村小学,在我读书的时候,村里的小孩上学都在那个学校,入学人数能有一百多人。而其实现在,那个学校的学生只剩下几十人,一部分学生由于跟着家长去其务工城市上学,也有一部分是家长宁可多花点钱,咬咬牙,也要把学孩子送去城市的寄宿制学校。
大家主要的说辞还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城里的学校不管是在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的基础设施都要更好,所以有条件的情况下,家长们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城里小学。”这种表达往往让我们自己更自然,考官听了也更舒适。因此,面试答题的表达上要尽量用自己的话去表达,每个人说话的风格不一样,这就能实现个性化。
第二,思路上的个性化。
在学习面试之初我们基本上都会先了解面试题型的答题思路。思路确实是一个框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顺作答的逻辑。但其实思路也不是固定的,在同样符合逻辑的作答上,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个性发挥。比如在例题“近日,有几个普通人的事迹在网络上火起来了,外卖小哥获得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冠军,快递小哥苦练书法三年获得书法协会认可,校园保安发表百余首诗歌。对此,你怎么看?”的作答中,大部分同学熟悉的框架是先表达观点,然后分析,最后提出对策这样的框架。
而这道题其实可从不同的角度去回答得更灵活,比如总的表态谈到“各位考官,从这些普通人的事迹上,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接下来从不同的方面谈到正能量的体现面一是平凡人也能创造不凡故事,努力就能有所收获;二是不凡故事依靠的是网络传播,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更多人展现自己的平台;三是这几个“普通人”都是在传统文化领域取得的成就,说明传统文化传播越来越广。同样表达的对事件的看法,第二种框架更加灵活,也更易突显个性面。
第三,内容上的个性化。
面试答题内容的较量本质上是知识的较量,对时政热点,政治理论,政府工作越了解,同时结合相关题目融会贯通作答,就越能展现与公职身份匹配度,同样也越能脱颖而出。例如对农村“狗不叫”干部和“叫出狗”干部的看法能够立马链接好干部的五个标准,并用好干部标准来匹配评价干部“不管是每家每户的狗都认识他,还是说熟悉到连谁家的狗都认识,要做到这样的一种程度,说明这个干部肯定是经常下基层的,而且对于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也是非常的了解。
实际上这就是党员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这种肯下基层常常下基层去了解民生、倾听民心、解决群众问题的做法,就是勤政务实和敢于担当的表现。而这一切紧紧围绕着的是基层群众,所以也体现了这两个干部的为民之心。能够做到这种地步,自然也缺不了坚定的信念。”这样的答题更能实现内容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