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热播的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慢火车”的身影备受广大网友关注。“慢火车”通常指铁路部门在出行不便的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开行的票价低、站站停、速度慢的公益性旅客列车。作为交通扶贫的重要举措,国铁集团在一些偏远山区保留了81对慢火车,有的线路30多年保持2元钱的最低票价。
建设交通强国,不仅要有安全、高速的高铁列车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流动和文化交流增添速度动力,同样也需要穿越山间“站站停”的“慢火车”,让经济尚且欠发达地区的百姓享受到交通红利。脱贫致富与交通基础建设有着紧密联系,公益“慢火车”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慢火车”是老百姓的“公交车”,列车穿行的地区基本都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乘客也大多是各族旅客,基本上每天都有人们带着鸡、鸭、牛、羊等农副产品上下车。每逢周末,学生们乘坐这辆“校车”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慢火车”为大山深处的人们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也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脱贫致富的希望,这列穿行在崇山峻岭间的“慢火车”既是老乡们出门乘坐的“公交车”,又是助力脱贫攻坚的“致富车”。
动车代表了中国速度,而慢车则展现了中国温度。无论是行驶在乌蒙山区的5652次列车,还是穿梭在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8361次列车,还是从陇西开往青林7503次列车,价格几十年没有变过。“慢火车”对于沿途低收入的群众来说,无疑是最实在、最温暖的交通红利,进而帮助他们树立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信心。“慢火车”的存在让不断发展的铁路事业不仅有速度的飞跃更保留了民族的温情。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在高铁时代,慢火车对偏远乡村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运输支撑作用。“小慢车”上的乘客不仅可以领略沿线的风光,更可以利用乘车时间来完成自己的货品交易,更像是“流动的集市”。为方便群众运送牲畜、农副产品,“小慢车”专门打造牲畜车厢、大件行李区,保证从生产、饲养到售卖的运输环节畅通,将深山农畜、山货特产带到各地市场。“小慢车”流动的是货品,换回的是沿线群众的致富希望,不仅带给他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达到了“客补”与“货补”的协调发展。
如今是铁路密布、高铁飞驰的时代,但不可否认,最后的“小慢车”没有与时代脱节,而是以流动的爱、抵达人心的温情,诠释着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疾驰如风的动车组和慢慢悠悠的绿皮车,对照鲜明、耐人寻味,勾勒出一幅中国铁路的生动图景。
评析:慢火车虽然慢,颜值也不高,但是在民众眼里已经成为最靓丽的百姓车,最贴心的温馨车和最信赖的便民车。兼顾快与慢的节奏,才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时代赋予了慢火车重要的意义,它让人们坚信,幸福路上不会有人掉队,美好终将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