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导的、历史上首次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结题分级评价及延续资助评审工作圆满收官。经过严格评审,在2023年底资助期满的199个杰青项目之中,41个项目评价结果为“A”,将获得下一个五年强度加倍的延续资助。有9个项目被评为“C”,评价结果将被如实反馈给依托单位,并建议对项目负责人加强督促引导。这一破解杰青项目“帽子化”、杰青“终身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综合分析】
1.人才:是指那些用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人类的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人才不是头衔、不是标签,更不是摆设。人才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能在认识和实践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作、事业、社会发展进步。
2.人才的标准:选人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体标准有:爱国爱民、理想信念、实干肯干、改⾰创新、责任担当。
人才建设取得的成绩:(1)人才资源存量高速增长。(2)人才资源结构不断优化。(3)人才创新能⼒提高。(4)人才市场建设取得进展。
【对策措施】
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1)引才方面。引才政策同质化,不考虑自身经济实力,忽视区位优势、城市特色。引才标准粗疏,只重⾼端人才,罔顾底层基础型人才与实际需求。(2)育才方面。用人单位重视不够,部分领导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尚未形成浓厚的培养氛围。“造血”功能弱,没有形成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现有技术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脱节,难以形成“链条”效应。(3)用才方面。在人才使⽤方面离“⼈岗相适、⽤当其时、⼈尽其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脱节;再者是人才“没用好”,缺乏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和条件,人才创新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留才方面。人才引入结构与城市发展、产业结构并不合拍。人才政策顾此失彼,“优惠”外来人才,“冷落”本地人才,仅仅满足人才流入数字增长,重引不重用,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1.合理引才:避免政策同质化,考虑自身经济力量,立足区位优势、城市特色。引才标准详细,兼顾高端人才和层基础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2.高效育才:提高用人单位重视,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浓厚的培养氛围。进行自我“造血”,形成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避免现有技术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脱节,形成“育才链条”。
3.优化用才: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健全人才选⽤机制不,人才标准提高针对性、规范程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减少人才评价“唯论⽂、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4.根源留才:完善人才政策,提供基本保障,做好“优惠”兼顾外来人才与本土人才,既要满足于人才流人数字增长,又要重引重用,留住人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