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09 江西公务员考试网
核心提示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推进江西崛起新跨越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西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江西崛起进程中躲不开、绕不过的一道“槛”,提出了“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目标。而作为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江西国企改革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江西迎难而上、攻坚破冰的信心和底气何在?为何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改革?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土地如何变现等事关国企改革成败的“三道坎”又将如何迈过?
■进展
已有380家国企完成改革
2008年4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两年基本完成全省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重大部署,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大规模开展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战,改革重点是国有工业企业中已批准的破产企业和停产半停产企业,涉及507户企业。目前有380户完成改革
一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新一轮国企改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11月20日,全省四种类型507户改革企业中,380户全面完成了改革任务,完成率达74.95%。1~10月,全省出资监管企业资产总额为2971.1亿元,同比增长24.6%,净资产1046.3亿元,同比增长29.2%,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975.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71.5亿元,完成工业销售产值952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97.6%,高于国内目标值1.1个百分点,产品产销衔接保持顺畅;盈亏扎抵后利润总额突破60亿元,为60.5亿元。
改革企业成经济增长新亮点
以上数据显示,一批国有老工业企业成功卸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实现了改革后的脱困转型和重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同时,全省国有资产实现了从劣势领域的坚决退出,国有经济的布局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到明年5月底前,基本可完成507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任务。
■部署
省领导高位推进国企改革
我省国企改革进展迅速与省领导的高位推进分不开。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多次表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原则、任务、目的都已明确,关键在执行力和操作力。我们要通过改革实践来检验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没有本事看改革成效,水平高低看实际操作。只要上下一致,齐心合力,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完成全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
就在今年6月,省委书记苏荣、省长吴新雄等深入基层调研,短短半个月时间相继主持召开了八次会议,研究部署国有企业改革,亲自关心、帮助解决“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土地如何变现,改革怎样进行”等重大问题,为推进国企改革创造了积极有利条件。
■展望
拿最好的项目招商引资
李天鸥表示,省国资委将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国企大项目建设——拿出最好的项目、最好的资源招商引资,增强一批企业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
据了解,2008年,省国资委以抓好精深铜加工产业、钨及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等重大产业招商项目的对外推介为重点,先后参与组织了11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推出了国有企业重点招商项目51个,累计签约项目21个。此外,还签订“走出去”合同项目1个,项目总投资额1.89亿元人民币。
今后,我省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与海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致力于省属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优化和省属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省委、省政府也明确提出,不管是你的还是我的,只要在江西发展就是好的。“只求所在,不求所有”,这种大开放的胸襟对很多有实力的战略合作者都是一个喜讯,一些企业纷纷到江西来洽谈合作、参与国企改革。例如中钢集团、中国盐业集团等中央企业,甚至还有几家世界500强企业也都相继来赣洽谈合作。
■释疑
钱从哪里来
融资50亿收储土地成“妙笔”
改革是需要成本的。一开始,很多人希望由省财政拿出这笔钱,但实践证明行不通。怎么解决资金呢?最现实的途径是从国有企业残存资产上做文章,发现价值,放大价值,增创价值。
我省的国有企业确实有部分土地,但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房地产市场当时还是处于比较冷的状态。如果出让土地变现资产用于企业改革,从某种角度将会贱卖国有资产,土地没有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因此,江西采取由政府收储土地的办法,并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筹集收储土地所需的资金:第一,省财政融资。江西省财政融资了50多亿,借给有关的设区市,他们借去以后,把企业的土地收储起来,用这个资金来推进企业的改革。对解除劳动身份的职工给他们发放经济补偿金,交“三金”,使他们得到妥善安置。适当的时候,根据市场的需求,有计划、有秩序地逐步出让土地,收回资金,再还给财政。第二,国有股权比例过高的一些企业,出售一部分国有股权或资产,筹集资金用于企业的改革。第三,一些优势的企业,通过收取资产收益来筹集改革的资金。
据了解,2008年省国资委通过出售一部分国有股权、国有资产,收集了将近9个亿的资金。既没有贱卖国有资产,又筹集到了资金,土地收储起来,待市场回暖后,价格就会增值。既解决了改革资金筹措问题和成本的问题,同时又保护了国有资产。正是这一“妙笔”解决了国企改革首要的资金问题。
人往哪里去
让多数职工实现再就业
改革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变革。被改革企业的人员安置和去留问题是职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国企改革的难题之一。
其实,在改革的过程中,我省对职工安置有一系列的政策。比如一个企业要破产改革,离退休的这部分人员要移交到地方社区,由地方政府来管理。二是企业当中的离休人员移交给当地党委老干部部门进行管理。三是有一部分员工愿意离开企业到民营或是外资企业,或者自己创业的,就向他支付经济补偿金。四是对一部分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之内的内退人员,为其支付生活费和社保,还拿出一部分资金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另外,多数员工都选择留在企业继续工作。
目前,从全省国企改革的状况看,多数员工都实现了就业,有的在原单位就业,有的在民营或外资企业就业。
为何两年完成
不加快改革将失去机遇
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那么,为什么要选择两年这样的时间点呢?
江西省国资委主任李天鸥表示,用两年时间完成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是完成国有工业企业的改革,特别是国家批准的政策性破产的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的改革,并不是所有的国有企业改革都在两年全部完成。我省的国有企业包袱比较多,债务比较沉重,设备工艺比较老,在市场上缺少竞争力。如果不加快改革,这些企业就会失去发展的机遇。尤其是金融危机到来后,机遇与挑战并存。
“金融危机使市场、市场的需求都在萎缩,但从实践来看,这种萎缩是结构性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的。”他举例说,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控股集团公司生产的钨产品,低端产品售价从十几万降到现在仅六七万元,且需求也不旺;而它和国内优势企业合资组建的股份公司生产的硬质合金产品,现在远销到13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供不应求。这就说明市场的萎缩、产品需求不旺是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这就给我省调整产品结构、调整布局带来了机遇。
用两年时间来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是抢抓发展的机遇,是要尽快解决全省国有企业生死存亡的问题。